首页

国产女王直接喂黄金视频

时间:2025-05-28 05:17:01 作者:德国总理默茨:或将反击美国关税政策 浏览量:81257

  中新社香港2月22日电 题: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帆履职记:以己所长服务国家

  中新社记者 韩星童

  一年多前,卸任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后,陈帆回归深耕多年的工程专业领域,也为不同机构、大学担任义务工作。成为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后,过往约40年的公职生涯,积累起的丰富经验,让他觉得,自己还能再贡献。

  在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当陈帆夹着一叠资料走进香港工程师学会会议室,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他担任特区政府官员五年所留下的严谨痕迹,依旧清晰可见。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帆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

  为更好地履职,他研读大量的资料,宪法、全国人大组织法、相关期刊,向前辈代表请教,也跟内地朋友交流沟通。对于身份转变最初也最直观的感受,他说:“很紧张,蛮有压力的。”

  也正得益于这份严谨,陈帆摸索出一些方向,逐渐理顺了思路,“了解到应该做什么,应该在哪里做贡献”,一言蔽之,仍由自身所长的专业领域、香港经验出发,但着眼于更远大、更全面的目标。

  这一感触无疑是身份转变带来的,陈帆近来常回忆起大约2005年前后到北京,参与燃气管理条例相关讨论。那时,任职于特区政府机电工程署的陈帆将燃气供应的风险管理机制放在首要考虑,认为应在条例中加入停气条款。“在我们看来,在有风险、有违纪的情况下,营运商应该有权力停止供应。”但陈帆如今再回想,觉得自己或许忽略了另一同样重要的维度——确保持续的燃气供应也是民生保障不可或缺的一环。

  “很多时候,内地和香港看事情的角度是不同的,做法也有很大不同。”陈帆并不为差异气馁,反而视之为机会,他正在用自己的办法去克服差异,透过资料爬梳、个案分析,利用差异去丰富他的“香港经验”,以期履行建言献策的职责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刻,一些将带去两会的建议已在脑中成形,陈帆继续聚焦工程专业议题,期望推动内地与香港工程专业资格互认,尤其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内,方便人才自由流动。在他看来,大湾区内的建筑体量非常大,对于工程及建筑行业的需求也将在未来发展中持续提升,“让工程专业人才自由流动,在有需要的时候到不同地区贡献,对于共建大湾区是非常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眼下资格互认推动已取得进展。陈帆透露,包括香港工程师学会在内的不同机构,与内地相关专业协会陆续达成共识,正搭建有效的机制。目前,已有不少香港资深工程师成功获得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资格认证。他期望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资格认证、合作框架能够深化,并拓展至更多领域。

  以自身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同样也是陈帆对自己的期待,“我的目标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在有需要的时候,做好力所能及的工作,尽自己的能力帮扶有需要的群体、推进相关政策和法律修订。”(完)

【编辑:田博群】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西渝高铁全线重难点工程任河特大桥首个0号块浇筑完成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王春生介绍说,该区立足光伏资源优势,发展集风、光、储、输为一体的综合能源基地,顺势发展氢能、智慧能源与储能、生物质等特色优势新能源。“我们还以重点项目为依托,加大新能源产业招引力度,带动产业聚集,培育企业龙头,加大产业空间集聚布局,全力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高地。”

全国首个自愈式海岛智慧微电网浙江投运

不同于在互联网时代找准生态位、创造出现象级应用的辉煌,字节在大模型时代仍然处于追随者的位置。1月底,字节跳动CEO梁汝波在全员会的发言中多次提到“危机感”,“字节跳动目前的业务有非常大的惯性,哪怕团队不额外努力,公司仍然可以依赖惯性滑行很长一段时间,但这是很危险的。”他说。

魏浩:提高要素跨境流动便利化

据平潭边检站相关人士透露,自3月6日“梦想”号自平潭始发,首条以平潭国际旅游岛为母港的国际邮轮航线运营以来,该站累计验放出入境旅客1.4万余人次,单日最高峰客流达3855人次。平潭迎来了邮轮旅游发展的新机遇。

中国最大“采冰节”启幕

这条道路为世界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放眼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普遍面临建设统一的多民族现代国家的任务。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有的国家民族问题愈演愈烈,有的地区因为民族问题战乱纷争不断。相比之下,我国民族工作取得巨大成功,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社会氛围愈发浓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越走越宽广。这条道路充分吸取其他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拓展了多民族国家推进共同体建设的崭新路径。

2024两岸高校数字出版专业教育研讨会在福建漳州举行

美国《纽约时报》对此评论称,特朗普对北约的言论可能会推动欧洲独自行动,“从本质上讲,欧洲正在进行的争论是,联盟成员是否可以确保美国的核保护伞——对俄罗斯入侵的最终威慑——将继续覆盖北约的31个成员国”。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